【實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發布會實錄業界

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30日上午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有關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副處長張毅夫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發布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王保平主持。以下為發布會文字實錄:
王保平
我們下面對《“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進行發布。出席本場新聞發布會的是: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司長謝少鋒先生、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先生、信息技術發展司數字經濟推進處副處長張毅夫先生。首先,有請謝司長介紹《規劃》相關情況。
《“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
整體情況
謝少鋒
各位媒體朋友們,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感謝大家對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關心和支持。下面,我簡要介紹一下《“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的相關情況。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推動實施了國家大數據戰略。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應該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力爭主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產業也提出明確要求。
當前,我們正在加速邁入以數據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產業作為以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經成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成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重要引擎。加快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搶抓新時代產業變革新機遇、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起步,據測算,大數據產業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30%,2020年超過1萬億元,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關鍵時期,對大數據產業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產業將步入集成創新、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結構優化的新階段。編制《“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目的就是推動我國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也是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第二個五年規劃。
《規劃》共分為五個部分,包括發展成效、面臨形勢、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在發展成效部分,從政策體系、產業基礎、產業鏈、生態體系四個方面對“十三五”時期產業發展成就進行總結。同時,也指出了產業在社會認識、技術支撐、市場體系、安全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制約因素。
在面臨形勢部分,從搶抓新時代產業變革新機遇、順應產業集成創新和泛在賦能發展新趨勢、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三個方面進行了全面分析。
在總體要求部分,明確了“十四五”期間推進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總體思路,即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為導向,按照“價值引領、基礎先行、系統推進、融合創新、安全發展、開放合作”的原則,圍繞夯實產業發展基礎,著力推動數據資源高質量、技術創新高水平、基礎設施高效能;圍繞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著力提升產業供給能力和行業賦能效應,統籌發展和安全,培育自主可控和開放合作的產業生態;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總體目標,即到2025年,我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25%左右,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在主要任務部分,圍繞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發揮大數據特性優勢、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構建穩定高效產業鏈、打造繁榮有序產業生態、筑牢數據安全保障防線六個方面提出了重點任務,設置了數據治理能力提升、重點標準研制及應用推廣、工業大數據價值提升、行業大數據開發利用、企業主體發展能級躍升、數據安全鑄盾六個專項行動。
在保障措施部分,從提升數據思維、完善推進機制、強化技術供給、加強資金支持、加快人才培養、推進國際合作六個方面,提出了具體保障措施。
謝謝!
王保平
感謝謝少鋒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
答記者問實錄
經濟日報記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發展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是基礎、是主體,請問《規劃》從哪些方面貫徹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精神?
謝少鋒
謝謝您的提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發展數字經濟,大數據產業是主體、是根本、是關鍵。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從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數字經濟規范發展、治理體系完善等方面,為我們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和大數據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具體回答。
第一,落實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要求,《規劃》提出要提升大數據通用技術水平,強化自主基礎軟硬件支撐能力,推動自主開源框架、組件和工具的研發,促進前沿領域技術融合。
第二,落實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要求,《規劃》提出要適度超前布局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推進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第三,落實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要求,《規劃》提出要在原材料、裝備制造等4個工業領域率先實施大數據價值提升行動,在通信、金融等12大行業開展大數據開發利用行動,不斷提升產業供給能力和行業賦能效應。
第四,落實推進重點領域數字產業發展的要求,《規劃》提出要引導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和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支持傳統企業開展大數據業務剝離重組,推動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高水平建設,培育壯大市場主體。
第五,落實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的要求,《規劃》提出要堅持安全與發展并重,加強數據安全管理,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大力發展數據安全產業。
謝謝!
中國網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的問題是:“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建設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重要階段,請問大數據產業將面臨什么樣的形勢?
江明濤
謝謝您的提問。
當前,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步入數字經濟時代,大數據產業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但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國際產業競爭格局深刻調整,技術倫理、數據安全等風險隱患增多,均對我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形成了不小的挑戰。下面,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對相關形勢進行具體說明。
第一,從國際格局變化來看,發展大數據是搶抓新時代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當前,全球經濟格局加速重構,發展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圍繞大數據技術產業、跨境數據流動、數據治理等方面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普遍將發展大數據產業作為重要戰略,通過出臺“數字新政”、強化機構設置、加大資金投入等方式,搶占大數據產業發展制高點。面對日益加劇的全球競爭,我國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堅定不移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充分發揮大數據產業的戰略價值和動力作用,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推動千行百業轉型發展。
第二,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大數據產業正步入集成創新和泛在賦能的新階段。大數據與5G、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加速融合,推動大數據技術架構、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加快轉變。例如,融合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無人駕駛系統,通過采集分析實時行駛數據,能夠給駕駛操作實時提供最佳決策。同時,大數據深度融入各行業各領域,推動基于大數據的管理和決策模式日益成熟,加快了其數字化轉型進程,涌現出大量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
第三,從國內現實需求來看,大數據產業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現實需要。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產業深度融合等發展要求,賦予大數據產業新的使命和任務,為激活產業主體活力、提升發展能級增添新的動力。特別是在疫情常態化趨勢下,大數據在支撐精準防控和局部應急處置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確定性。
我就回答這些,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要培育壯大大數據等新興數字產業。請問《規劃》是如何銜接和落實的?
張毅夫
謝謝您的提問。
下面,我從總的考慮和具體部署兩個層面進行回答。
總的來看,《規劃》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戰略部署作為指引?!秶?ldquo;十四五”規劃綱要》把“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作為單獨成章,把大數據產業列為數字經濟七大新興數字產業之一,從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等方面,作出了明確部署。這對我國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體來看,《規劃》從三個方面進行細化部署。
第一,圍繞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規劃》提出要統籌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創新和標準研制,持續推動大數據產品和服務體系優化升級,培育優質企業主體,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等內容。
第二,圍繞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規劃》提出要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推動大數據與各行業各領域融合應用,提升數據開發利用水平,培育數據驅動的新模式新業態,優化、延伸價值鏈等內容。
第三,圍繞營造良好數字生態,《規劃》提出要開展數據價值評估,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等數據要素市場運營體系,探索數據交易模式,加快數據匯聚、處理、流動、治理和價值轉化,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等內容。
謝謝!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謝謝主持人,我的問題是:當前,數據已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請問我們對此應該如何理解?在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方面,《規劃》是如何部署的呢?
謝少鋒
謝謝您的提問。
關于數據成為生產要素,從認識上看,數據已經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之外的第五大生產要素。業界普遍認為,數據要素的價值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也就是新型“燃料”,數據的流動,就像是石油的燃燒,可以產生動力,動力帶來價值,數據的流動帶動技術流、物質流、人才流、資金流,從這個角度上講,數據是新生產力。二是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鉆石礦”,通過挖掘提煉產生價值,體現在通過多維度、多領域數據揭示單一數據無法展示的規律,實現精準決策,增加確定性、可追溯性、可預判性,降低決策失誤,降低風險,從這個角度講,數據是新的生產要素。
從實踐來看,我國正在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提出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去年,《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就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作出全面部署。
各個地方也積極開展了探索。例如,廣東、江蘇等地率先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深圳、上海、貴州等地紛紛出臺數據條例,今年3月,北京成立了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就在上周,上海數據交易所也正式揭牌,可以說,各地方在數據交易方面的探索力度正在不斷加大。
為進一步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在《規劃》中,進行了三方面部署:
一是建立數據價值體系,建立數據資源產權、交易流通、數據安全等基礎制度和標準規范,制定數據要素價值評估框架和評估指南,在互聯網、金融、通信、能源等領域開展評估試點,總結經驗、開展示范。
二是健全要素市場規則,推動建立市場定價、政府監管的數據要素市場機制,發展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爭議仲裁等市場運營體系。鼓勵企業參與數據交易平臺建設,創新數據交易模式。強化市場監管,建立健全風險防范處置、應急配置等機制。
三是提升要素配置作用,加快數據的要素化,培育數據驅動的產融合作、協同創新等新模式;推動要素的數據化,引導各類主體提升數據驅動的生產要素配置能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謝謝!
科技日報記者
大數據是新興數字產業,大數據作為產業,怎么去理解?哪些企業屬于典型的大數據企業?
謝少鋒
謝謝您的提問。
大數據產業是指以數據生成、采集、存儲、加工、分析、服務為主的相關經濟活動,包括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軟硬件產品的開發、銷售和租賃活動,以及相關信息技術服務。
可以說,大數據產業貫穿數據全生命周期。典型的企業主要包括兩類。
第一類是提供大數據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企業。
在數據的生成和采集環節,一些企業利用各種感知技術,對生產和生活中的數據進行收集,也就是“取數據”。
在數據存儲環節,一些企業為采集上來的數據提供存儲介質,對已收集的數據進行有效的組織,為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提供支撐,也就是“存數據”。
在數據加工和分析環節,一些企業圍繞提升數據質量進行數據清洗、標注等活動,還有一些企業通過設計數學模型和智能算法,將數據中蘊藏的信息、知識和智慧提煉出來。這些其實是“算數據”。
在數據服務環節,一些企業將數據分析得到的知識規律應用于各個不同的領域,以求最大化地發揮數據的價值和作用。例如,在生產制造領域中,企業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營銷服務中,產生了客戶畫像、精準營銷等服務模式,建立了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偟膩砜?,從事上述經濟活動的企業均屬于大數據產業的主體。簡單地講,就是獲取數據的企業、管理數據的企業和使用數據的企業。
第二類是利用大數據賦能的傳統企業。傳統產業的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通過生產經營數據的自動流動不斷優化資源配置、生產協作、效率提升,帶來數據驅動的創新、數據驅動的生產和數據驅動的決策,由此加快向數據驅動型企業轉變。這類企業也將會是大數據產業的主體。
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
當前,全國各地都把培育大數據產業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抓手,請問下一步各地方應重點做什么?
江明濤
謝謝您的提問。
下面,我主要從地方的經驗做法以及對地方的工作建議兩個方面來回答您的問題。
從目前進展看,很多地方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方面發揮了先行示范作用。“十三五”以來,京津冀、上海、貴州等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先行先試,布局建設了11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有力推動了大數據產業集聚,行業集聚示范效應顯著增強。
從未來發展看,我們也對地方行業主管部門提三點建議:
一是加強《規劃》宣貫落實。鼓勵各地出臺“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支持各地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具體落實政策,聚焦基礎較好的重點行業和領域,實現錯位發展。
二是發揮先行示范帶動作用。鼓勵各地調動政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強化資金、人才培養方面的政策支持與引導,探索形成示范引領作用強、輻射帶動范圍廣的典型標桿。
三是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發展與安全關系,構建符合大數據產業特征和發展規律的現代化治理體系,通過建立技術類治理平臺、建設行業自律機制等支持產業健康發展。
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當前,企業采集和匯聚的數據量越來越多,但“不會管”、“不會用”等問題也日益突出。請問企業應該怎么做?
張毅夫
謝謝您的提問。
您的問題實際上反映的是企業數據管理能力的問題。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大潮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在摩拳擦掌準備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干一場。但有些企業在實際面對數字化工作時,卻又是一籌莫展,無從下手。還有些企業沒有章法的大干快上,最終結果可能是在數字化上走了彎路,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規劃》中也作了明確部署。企業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一是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的貫標工作。“十三五”期間,我們指導全國信標委借鑒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做法,研制了《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也就是DCMM國家標準。開展DCMM國家標準的貫標評估,有助于科學地幫助企業掌握數據管理方法,事半功倍地提高數據管理能力,促進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目前,北京、天津、山西等9個省市率先開展了評估試點工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所以我們在《規劃》中建議企業積極開展貫標工作。同時,我們也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出臺DCMM相關配套政策,在資金補貼、人員培訓、貫標試點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是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我們支持企業強化數據驅動的戰略導向,通過設立首席數據官,將數據戰略引入自身的日常管理運營中,協調企業整體范圍內數據管理和運用,帶領企業構建、激活并保持企業的數據管理能力。今年,江蘇等地方已經率先開展了試點,推動企業構建數據驅動的管理體系和決策模式,取得了一定經驗。下一步,我們也將推動首席數據官制度在更多地方進行推廣。
謝謝!
人民郵電報記者
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是數字時代的必然要求。我們看到《規劃》中也涉及相關內容,請問《規劃》對于相關工作是如何安排部署的?
謝少鋒
謝謝您的提問。
在數字經濟時代,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日益成為國際競爭力和軟實力的關鍵,其中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的能力。
目前,全社會對大數據認識參差不齊,相當比例的企業、部門、人員缺乏“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大數據思維,導致數據價值難以充分釋放。
同時,大數據產業發展也面臨著突出的人才短板。大數據技術人才不足,既掌握大數據技術又對行業業務深入把握的復合型人才更稀缺,嚴重制約著產業發展進程。
對此,工信部高度重視,前段時間還積極參與了《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的編制工作。在本次《規劃》中,也從提升全社會數據思維和加快大數據人才培養兩方面進行了重點部署。
一方面,著力提升數據思維?!兑巹潯诽岢鲆訌姶髷祿R普及,提升全民大數據認知水平;要加大對大數據理論知識的培訓,提升全社會獲取數據、分析數據、運用數據的能力,增強利用數據創新各項工作的本領;要推廣首席數據官制度,強化數據戰略導向,運用數據加快組織變革和管理變革。
另一方面,加快大數據人才培養?!兑巹潯诽岢龉膭罡咝灮髷祿W科專業設置,深化新工科建設;鼓勵校企合作,建設實訓基地,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鼓勵企業加強在崗培訓,探索遠程職業培訓新模式;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吸引大數據人才回國就業創業。
謝謝!
王保平
謝謝三位發布人,謝謝各位記者的積極參與。根據部里的整體安排,接下來我們還會陸續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十四五”發展規劃專題新聞發布會,請大家繼續關注和支持。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再見!
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
1.軟件IC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軟件IC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軟件IC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軟件IC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軟件IC網編輯修改或補充。